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新品如何闪亮上线,是卖家们的必修课,但优秀的“作业”就能照单全搬?答案当然是No!不同的商品类别,高或低的客单价,在新品投放上的技巧都有所不同哦,根据不同的配送和入仓规范,我们可以把商品分为标准品和非标准品两大类:
本期我们就请来了三位卖家讲师,他们将分别针对标准品和非标准品的特点,分享如何商品上新前逐一KO广告痛点,为新品成长打好坚实基础。
*以下内容仅代表卖家个人观点和数据
仅供参考,不代表亚马逊广告官方建议
“标准品”中包含了几美金的小杂货商品,也涵括上千上万美元的电子产品。面对如此“宽广”的价格区间,不同程度的客单价标准品投放时有什么需要注意呢?
通常来说,客单价低的标准品广告预算会较低,也容易出现ROAS低的情况。
下面来举个低客单价新品的例子,我们可以通过广告的数据来分析一下。
如下图,这项产品的广告花费是5098.9美金,带来6293.74美金的广告销售额,这么算下来ACOS高达85.26%
单纯看数字吓了一跳,但不用慌,除了广告表现,我们同步考量一下商品的订单构成情况。这个新品的广告订单只占比34%,自然订单占比66%。
由此可推算出,广告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只有28.15%,而商品的定价利润是34%。所以虽然广告ACOS高达85.26%,但总体来看还是略有盈利的。因此,低客单价的产品,只有自然订单占比多,产品才会盈利。增加自然订单的方式有很多,比如通过对主要关键词的持续广告投放,使商品每天能够保持稳定的销量,同时也拉升关键词的自然排名位置。
我们继续看看以下客户搜索词的数据分析,商品的主要出单词集中在前几个关键词上,因此想要维持基本的出单量,对于这几个主要出单词必须使用广告投放。这样随着时间的积累,关键词的自然排名就会慢慢上升,为商品带来自然订单。
吴凡:
综合来说,对于低客单价的标准品的广告,我们可以注意以下两点:
为广告设定长期目标
对于低价商品,不要纠结于ACOS的表现。通过商品推广来保持基本的出单量。如果你已经注册了品牌,应该把无需额外付费的帖子(测试版)和品牌旗舰店用起来,促进引流提升转化之余,也有助于把有限预算用在“刀刃”上。
体现产品优势特性
对于单价本来就不高的产品,我们要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,从产品本身出发去吸引消费者复购;对于纸尿裤之类的周期性购买产品,展示型推广受众投放中的购买再营销将会是你的好帮手,帮助吸引老顾客再次选择购买你的产品。
龙哥:
我来讲讲高客单价的标准品吧,高客单价的广告预算相对是比较充足了,但低转化、缺乏评价也让很多小伙伴很头疼呢!
针对这些情况,我们有以下两种方法建议大家尝试一下。
广告组合拳+折扣增强吸引力
不同的广告产品能够帮助你实现更好的广告目标。客单价高的产品在广告预算相对没那么“紧俏”的情况下,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使用多种广告产品共同发力,配合促销折扣获取更多的关注,助力新品的冷启动。
使用品牌工具增加评论:
大部分的消费者都喜欢通过商品评论来衡量或“拔草”产品。因此在新品阶段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品牌工具来获取更多的评论,为新品引流。
想要对品牌工具有更进一步了解,点击→【这里】下载相关材料好好学习吧!
龙哥:
策略了解后,来看看对于高客单价,广告表现又不理想的产品,我分享一下我在实际案例操作中的技巧:
技巧一:多胞胎的打法
复制该广告活动,同时不要关闭原始的广告,重复投放——使用多胞胎广告打法,下图可见绿色框中的“复制”的广告活动曝光量和点击次数等广告表现明显比原先的广告活动好。
保持两个广告活动持续投放一段时间,如果复制的广告活动表现较佳,那么加大对复制广告活动的投放,并调低原始广告活动的竞价和预算,但不要关闭。
技巧二:多种广告产品同时推广
使用商品推广,分别为不同的匹配模式开启单独的广告活动并观察表现,包含广泛匹配、词组匹配和精准匹配。
善用品牌推广的不同广告格式包含商品集、品牌旗舰店焦点和视频三种格式,找到精准且合适的长尾词,一般精准长尾词CPC相对比较低,并且能够优化ACOS并为商品抢占更多广告位。
使用展示型推广,将受众投放以及内容相关投放(原商品投放)分开不同的广告活动进行投放,设置不同的预算,针对相关的商品以及受众定向来调整。
Simon
非标准品品类(如服装鞋帽)的卖家在推新品时,常会遭遇一些问题,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,寻找解决的方法吧!
在这里,已经为大家分门别类整理好了,快来看看具体应该如何应对吧。
解决方法:
可通过自动广告快速测款,通过自动广告并挑出表现好的商品加大投放力度,在开启广告活动时否定不相关的流量大词,避免高广告花费。同时,通过第三方工具下载评价,找出评价最多的颜色、尺码等变体,除了合理配比备货外,这些热门的长尾词能够帮助卖家精准投放长尾词,让流量更精准。
在开启广告投放的前期,要抛开ACOS,挑选出曝光、点击量、转化率较好的变体进行投放,确定主推和辅推产品。
以下图鞋款为例,通过第三方工具,我们发现最热门的颜色是白色和尺码是8码,那么可以投放白色尺码等更加精准的长尾词来低成本启动广告。
*图片来源于卖家个人案例分享,仅供参考
同时可通过已购买商品报告,对比查看哪些是变体热销,再用这些变体去进行投放,进一步优化ACOS。
通过上述两点的优化,我们可以看到ACOS逐步下降。
结论
1. 多变体可通过自动广告搭配手动广告,低成本启动广告投放,刚开始投放先不用太过关注ACOS,而是通过报告进一步优化并找到投放重点,通过广告做出商品区别度。
2. 用低竞价,多投放目标,多投放的广告策略来降低广告成本。关键词方面以主关键词+形容词/品牌词/颜色词/尺码词等这些属性词为主。
解决方法:
1. 控制测款的数量。通过少量测款来分析系列的商品,同样在备货时先选择部分颜色尺码,在测款后再根据情况加色加码。
备货策略:前期以热门色&热门尺码为主,进行配比备货,比如说鞋子,女性鞋子热门尺码是7、8、9,那么其他非热门尺码备货数量可以相应减少。(从转化角度,尽量多尺码多颜色减少页面跳出率,增加链接转化。)
2. 采用灵活的物流方式。第一批少量进货采用空运,一有数据就空运海运一起上,加快周转。
解决方法:
季节性商品时效性强,要注意三个“提前”:
1. 备货:提前3个月备货,保证在最佳售卖期前到货。例如,在季节来临前,如冬季产品,11/12月是热销月,九月中旬就会开始上升,那么我们的货就要在8月中旬到货,开始做vine,进行广告投放。
2. 卡位:提前卡小类排名,为开售造势。
3. 确定投放目标:提前找到出单ASIN和关键词,有的放矢。关注关键词位置、类目排名,并且提前将竞争对手加入ASIN投放。
还要提醒一下,千万不要贪心,旺季来临后就不要再补货,避免造成积压。
解决方法:
对于退货率高的商品,我们首先需要分析退货原因,对应进行优化。以鞋靴品类为例,可以通过数据报告——库存和销售报告——亚马逊物流卖家退货,统计退货多的尺码对应的退货原因及留言。
同时要从产品本身出发,来考虑改进的方案。例如服装品类的布料上是否需要加大弹力,或鞋子只标中国码能否更清晰等,持续关注退货原因来修正产品。
即刻识别上方二维码
加入“2022亚马逊官方入驻预备班”
下一个出海之星就是您!
(来源:亚马逊广告)
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!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