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级跨境认知,助力品牌出海

自主品牌出海“四大天王”,第一名年出口27.7万辆,简直厉害!

近年来,中国汽车出口量数次突破百万辆,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目的地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许多自主品牌纷纷出海站上世界舞台角逐,丝毫不输德、日、美等大牌车企,在这些出海的企业中,

已经“深耕”海外市场长达30年,也有刚出海征战但进步神速的,今天,笔者就来跟大家盘点一下,2018年自主品牌出口量的“四大天王”。

第一名:上汽集团

2018年出口量:27.7万辆

代表车型:名爵ZS

早些年,在海外混得最开的是奇瑞。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里,已经是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了,这些年在海外市场混得最开的当属上汽集团。2018年,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27.7万辆,同比增长62.5%,整车出口,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。

而上汽集团的主要市场实在东南亚、澳大利亚和西欧等国,目前,上汽已在泰国、印尼和印度等建立了生产基地,在英国、硅谷、以及以色列设立了研发创新中心。


而上汽集团主要是以名爵品牌为主力军去征战海外,2018年上汽名爵品牌海外销量同比增长高达250%,总销量超过7万辆。名爵不仅成功打造出泰国、澳新和南美等多个“万辆级市场”,甚至还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向欧洲地区的批量出口。

而名爵的主力代表车型,是名爵ZS,在东南亚、英国等成熟市场,名爵ZS车型以其超高的性价比和产品力,多次跻身当地SUV细分市场的销量前列,是上汽名爵品牌的最大功臣。

第二名:奇瑞汽车

2018年出口量:12.29万辆

代表车型:瑞虎 4

排在2018年自主品牌出口榜单第二名的是奇瑞汽车。算下来了,从奇瑞2001年第一辆出口汽车到现在已经有18年的光阴了,因此在自主品牌出海这块,奇瑞是名副其实的老将。

2018年,奇瑞汽车整体出口126993辆,同比增长18%,经过这近20年的海外市场积累,奇瑞产品已走向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,在海外树立了“中国制造”新形象。也是在2018年这一年,奇瑞继续深耕海外,在阿尔及利亚工厂、埃及KD合作项目取得突破,奇瑞巴西CAOA合资公司新产品布局效果显现。

瑞虎 4 作为奇瑞汽车的全球化车型,先后登陆智利、秘鲁、埃及、巴西和俄罗斯等市场;并在当地取得较为不错的销量成绩,奇瑞这些年的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,在海外的还是效果明显的。

第三名:江淮汽车

2018年出口量:7.48万辆

代表车型:江淮 S3

可能谁也没有想到,排在自主品牌出口量第三名的会是江淮汽车。2018年,江淮汽车实现出口7.48万辆,同比增长13%。并且,这是江淮汽车这些年来出口量首次突破7万辆大关,位居中国汽车出口第四位。其中,中高端轻卡出口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位次,SUV出口位居行业第二。

得益于商用车的强势,江淮汽车的海外营销网络不断扩张,如今已覆盖至南美洲、非洲、中东、东南亚、南亚和东欧等13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伴随着营销网点的扩张,江淮已经在海外拥有了19座KD工厂。在巴西、智利、秘鲁等多个市场,江淮位居中国品牌销量第一;甚至在伊朗市场,江淮的SUV已成为当地消费者最热衷的汽车产品之一。

而在车型分布上,2018年度,江淮S3实现出口近2万辆,同比增长88%;S2出口破1万辆,同比增长37%。iEV7S纯电动SUV导入意大利、比利时、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和地区。

第四名:长城汽车

2018年出口量:4.7万辆

代表车型:哈弗、风骏车系

长城汽车的出口历史其实比奇瑞还要久远,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长城汽车就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了,近30年来长城汽车已经累计出口汽车超过60万辆,

截至目前,长城汽车已经在全球重点布局了19个市场,遍及亚洲、非洲、欧洲、美洲和大洋洲。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建设的工厂也在2019年6月份已经正式投入生产,图拉工厂的产品不但面向俄罗斯市场,还将成为长城汽车“进军”欧洲市场的“桥头堡”。

长城汽车已先后在日本、美国、德国、印度、奥地利和韩国设立海外研发中心,构建了以保定总部为核心,涵盖欧洲、亚洲、北美的研发布局。未来,长城汽车将投入300亿元,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,在主被动安全技术、智能互联、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。

具体车型阵线布局上,长城以哈弗和风骏为两大主攻品牌,以SUV和皮卡为主要产品投放市场,长城汽车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60余家销售服务网点。未来,长城还将进军美国、印度、巴西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市场。

深度观察 中国市场或成日系豪强的解药

爱卡汽车

  自古以来,日本人就对春天有特殊的好感,不仅学生开学、新人入职等等都选在了这个季节,日本新的财政年度也选择在樱花盛开的4月1日开始。在一个财政年度结束后,企业会发布年度财务报告来对过去的一年成绩进行总结。在财务报告中,丰田、本田、日产和马自达的财报却呈现了不一样的观感,有公司率先众多日本公司首度营收突破30万亿日元,也有公司连续数年面对营收下滑。但相同的是,这四家企业在报告中都把中国市场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。本期深度观察就来看看,中国市场能否成为日系豪强的“解药”。

    

    丰田:日本首家营收破30万亿日元的公司

    在2019财年(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)中,丰田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954.7万辆新车。凭借这出色的销量,其营业收入达到30.23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.87万亿),成为了日本首家营收突破30万亿日元的公司。

    回顾2019财年的市场情况,丰田表示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保持稳定。但在持续扩张后,中国及一些国家汽车市场的增速已经放缓。纵然时事艰难,丰田2019财年全球销量仍同比微增0.1%,综合销量达到897.7万辆(包含大发品牌及日野品牌的零售销量为1060.3万辆)。

    在日本市场,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市场份额(不含微型车)的市场份额为45.9%;包括微型车在内的市场份额(包括大发和日野品牌)为43.6%,均与2018财年的表现保持一致。由于亚洲和欧洲的销量的增长,海外汽车(日本市场外)的销量相比2018财年增加了0.6%,达到675.1万辆。

    凭借销量的微增,丰田汽车本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.9%达到30.23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.87万亿元),藉此成为日本首家营收突破30万亿的公司;由于受到公司所持股票价值下降等因素影响,公司纯利润仅1.88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164.02亿元),同比降低24.5%。

    在日本市场,丰田营收增长3.7%达到16.63万亿日元;在北美市场,丰田当年营收增长2.3%达到10.82万亿日元,但受销售融资附属公司的影响,营业利润下降17.6%为1145亿日元;在欧洲市场,丰田营收微增1.7%至3.25万亿日元,但营业利润大增66.4%至1248亿日元;亚洲市场的营收同比增长7.1%,达到5.51万亿日元;其他市场的营收2.33万亿日元,同比下降4.9%。

    在电气化、智能化、共享化等趋势以及环境问题和其他社会挑战的影响下,汽车行业进入了百年一遇的转型期。受新兴国家的汽车市场增长影响,丰田认为全球汽车市场短期内将有所增长。对此,丰田预计在2020财年其营收将微降0.7%至30.00万亿日元,净利润将增加19.5%至2.25万亿日元(假设整个财政年度的平均汇率为每1美元110日元和每1欧元125日元)。

    至于中国市场,丰田在今年前几个月已经推出了亚洲龙、雷凌PHEV版、卡罗拉PHEV版等一系列车型,而换代的雷凌将于5月20日正式上市,随后丰田还将在华推出全新一代卡罗拉、全新一代RAV4等车型,北美热销的MPV Senia也将在随后进入国产序列。这些举措也促进了丰田在华实现逆势销量增长。

    作为一家“买发动机送车”的企业,财报中本田甚至单拎出来一项“动力产品”。而作为“赠品”的汽车,本田实现销量提升至532.3万辆。至于总营收达到了15.89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9955.2亿元),归属母公司的年度利润为6103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82.4亿元)。

    在2019财年本田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.4%达到532.3万辆,其中日本市场销量为71.9万辆,同比增长3.3%;北美市场销量195.4万辆,同比增长2.7%;欧洲市场销量16.9万辆,同比下滑7.7%;其他市场销量为24.8万辆,同比下滑1.6%。

    除去日本的亚洲销量为223.3万辆,同比增长3.1%;在中国市场,尽管整体市场销量有所下滑,不过本田认为思域、新凌派和全新Inspire的推出促使其在华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6.7万辆,同比增长1.1%,整体跑赢大盘。

    本田认为,受销量提升的影响,2019财年的营业收入得以实现增长,较上一财年同比增长3.4%达到15.89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9955.2亿元)。不过受外汇、集体诉讼和美国减税及就业法案的影响,归母净利润相较上一财年大幅减少42.4%,为6013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82.4亿元)。

    对于2020财年,本田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,他们预计其2020财年汽车销量为516万辆。尽管本田计划通过推出新车型在中国取得强劲的销售势头,但由于日本的消费税上调以及美国市场走势疲软影响,本田的营收会下降至15.70万亿日元。不过,本田计划通过整合五大车系、研发全新架构以进一步降低成本,努力实现2020财年的实际盈利与2019财年相同,其2020财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9%达到6650亿日元。

    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,本田在中国依然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,1-4月本田在华销量总计46.05万辆,同比增长14.6%。接下来,本田将进一步加大在华推新产品的力度。在享域、新款奥德赛已经上市后,本田将继续推出新款思域、艾力绅混动、新款XR-V、全新思铭X-NV和全新中型SUV等一系列车型,努力实现更高的销量。

    日产:业绩向上仍需时日

    5月15日,日产正式对外发布了对2018财年的财务报告,数据显示日产2018财年销量达551.6万辆。由于受到全球市场环境不利以及美国市场的影响,日产汽车2018财年营业收入11.57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7256亿元)。全年净收益下降57.3%至3,191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00.2亿元)。

    2018财年,日产汽车公司全球总销量为551.6万台,下降4.4%。尽管市场环境不利,日产在日本市场的销量(包含小型车)达到59.6万台,同比增长了2.1%。中国市场的销量(按照自然年统计)销量达156.4万台,同比增长2.9%,市场份额5.9%。Kicks劲客、奇骏以及轩逸为中国市场畅销车型。美国市场销量144.4万台,同比下降9.3%,市场份额为8.4%。欧洲(不包括俄罗斯)市场销量为53.6万台,同比下降17.8%,市场份额为3.0%。俄罗斯市场的销量达到10.74万台,同比增长2.6%。在亚洲其他地区和大洋洲、拉丁美洲、中东和非洲在内的其他市场,日产汽车销量为81.5万台,同比下降0.4%。

    在销量略有下滑的情况下,日产汽车2018财年营业收入11.57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7256亿元),同比下降3.2%;经营利润为3,182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99.5亿元),同比下降44.6%;经营利润率为2.7%。全年净收益下降57.3%至3,191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00.2亿元)。

    至于2019财年,日产预计销量将略有增长至554万辆。日产管理层也正建立确保稳定盈利的运营机制,核心举措包括强化在美国市场的运营,提升全球市场的投资和运营效率。不过介于这些举措将在2019财年开始实施,预计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取得显著效果。因此,日产预计其2019财年营业收入为11.3万亿日元,经营利润为2300亿日元,净利润为1700亿日元。

    随着日产在华进入新的产品周期,其销量有望再上一个台阶。2018年底第七代天籁上市,在今年将逐步承载起销量压力;今年4月上市的全新逍客在产品力提升的同时,也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除此以外,第14带轩逸已经在上海车展上完成亮相,年内上市后将于轩逸·经典一同征战市场。除此以外,楼兰、西玛也将在今年完成中期改款以提升产品竞争力,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的聆风也有望引进市场,新车型的加入有助于促进日产在华的销量增长。

    马自达:“小”车企也出彩

    马自达:受中国市场影响巨大

    马自达日前公布的2019财年(2018年4月1日-2019年3月31日)财报显示,马自达在中国销量下滑23.3%,全球销量为156.1万辆,可以说如果中国市场销量没有下滑,其全年销量甚至还会微增;其营业收入为3.56万亿日元(2216.5亿人民币),净利润为634.8亿日元(约合39.6亿人民币)。

    马自达虽然在虽然在日本市场和东盟市场的销量有所增长,但中国、美国和澳大利亚销量有所下滑,本财年全球销量下滑4.2%,为156.1万辆。不过CX-5等热门车型依然在全球保持了畅销。

    在日本市场,马自达凭借CX-5,CX-8和马自达6(阿特兹海外版)的热销,销量同比增长2.0%至21.5万辆。在这一市场,CX-8持续蝉联三排SUV市场中的销量冠军;受美国购车需求持续减少和竞争日益激烈影响,马自达轿车销量有所下降。北美市场本财年销量下降3.2%,财年内销量为42.1万辆;在欧洲,德国销量有所下滑,不过西班牙等国的销量增长,配合马自达2和CX-5等车型的热销,欧洲市场销量为27万辆,与之前销量相仿;而受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的影响,中国市场销量为24.7万辆,同比下降23.3%;在其他国家和地区,澳大利亚销量下滑,不过泰国和越南等市场销量增长,整体销量达40.9万辆。

    尽管全球销量有所下滑,但马自达营业收入增长2.6%达到3.56万亿日元(2216.5亿人民币);不过净利润受到的影响更大,为634.8亿日元(约合39.6亿人民币),同比下滑43.4%;营业利润率从2017财年的4.2%下滑至2.3%。具体来看,马自达在日本、欧洲和其他市场的营业收入有所上升,在北美的营业收入略有下滑。

    马自达对于未来业绩规划还是很有信心的。财报预测,营收有望同比增长4%至3.7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311.5亿元)、净利润增长26%至80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50.0亿元)。这意味着本财年马自达需要销售161.1万辆新车,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需要增长7.1%至26.5万辆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马自达将通过新车效应和控制销售费用来改善盈利。马自达新的中期商业计划目标是,在截至2025财年之前,让全球销量达到180万辆,公司营业利润率提升至5%。

    至于中国市场,马自达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昂克赛拉是马自达产品线中最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,连续三年销量突破10万辆。在今年,这款重磅产品将迎来换代。随着第二代魂动产品的推出,马自达也将进入全新的产品周期,其在华销量有望再上一个台阶。除此以外,阿特兹和CX-4也将在今年迎来改款。除此以外,马自达将引进第二代“Skyactiv-X”发动机,长安马自达还将在2020年推出以长安新能源车型为基础、悬挂马自达Logo的纯电动产品,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升马自达在华影响力。

    编辑点评:日产、本田在华销量占比分别为27.6%和28.4%,马自达在华销量占比为15.8%,中国市场对日系车企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。包括丰田在内,日系车企也在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,不断把新产品带进中国市场。除此以外,各家车企也在尝试推出更符合国内市场特色的新能源产品。至于这些动作效果如何、中国市场能否成为他们的“解药”,我们拭目以待。

汽车专业技术QQ群,总人数超过5W–点击我加入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跨境电商海贸会 » 自主品牌出海“四大天王”,第一名年出口27.7万辆,简直厉害!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海贸会,全力讲好中国品牌出海故事

虚伪以待虚伪以待